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名片。 用黃金寶地換公園,拆除違章造綠地,農貿市場有了電梯,老舊小區有了物業管理……近年來,我市以創文提質升級為抓手,不斷加強城市綠化建設,改善市民居住環境,一個個主題公園崛地而起,綠地廣場遍地開花,一批批升級改造的農貿市場華麗轉身,為市民帶來高品質的城市生活。隨著繡花般精細治理的持續推進,汕頭正成為一座更加有溫度的城市。 創文使“家門口逛公園”成為現實 一個城市之美,在于環境之美、風尚之美、人文之美、秩序之美、創業之美,來源于文明的溫度、道德的厚度和精神的高度。汕頭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行動中以百姓之心為心,講精細、講科學、講智慧、講溫情,提升改造城市基礎設施的同時,讓市民群眾生活更舒心更安心。 近日,我市剛剛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近年來,我市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用黃金寶地換公園,拆除違章造綠地,不斷提升園林綠化水平,如今,一處處綠意盎然的公園、綠地,提升著城鄉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如今,家住丹霞莊的周先生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去開放廣場晨跑。他告訴汕頭日報記者:“這里空氣好,而且連接時代廣場和海濱長廊成為一片美麗的景觀,創文對老百姓生活環境的改善是很給力的,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逛公園?!贝饲?,汕頭市政府將中心城區的“黃金寶地”——華僑公園西側的廠房用地收回,新建開放廣場,成為市民又一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3年多來,從中心城區200畝黃金寶地建成開放廣場,到遍布小區、街心的微型綠地,我市共新建、改建公園廣場約600個,讓綠色成為鮀城的“底色”。 創文讓農貿市場變得“高大上” 自啟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行動的3年多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為民情懷,把創城工作作為惠及民生、為民造福的平臺。農貿市場是一個跟群眾生活緊密聯系的地方,從原來亂設攤點,亂擺亂賣,生熟難分到現在干凈衛生、整潔規范,是創文推進市場的升級改造的結果,寫下了汕頭文明創建濃墨重彩的一筆。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龍北市場看到,市場外停車秩序井然,市場內分區規范,地面干凈整潔,前來買菜的市民猶如逛超市一樣舒心。曾經,龍北市場內亂堆亂放、亂搭亂建、占道經營現象嚴重。經過升級改造,龍北市場實現華麗轉身,市場合理規劃分區,統一設置攤位和招牌架,實施收市統一封閉式及24小時監控錄像管理模式。這也是全市首家安裝電動扶梯、升降梯的農副產品市場,成為市民群眾購物一個“高大上”的好去處。 創文讓老舊小區煥發新光彩 “我們社區不僅引進物業公司,還劃了整齊的停車位,而居委會都會積極與我們這些樓長、梯長協商呢!”昨天,在采訪中,龍華社區鳳園1棟的樓長林友豐自豪地告訴記者。鳳園小區位于金平區東方街道龍華社區,作為金平區首個老舊小區改造文明對標先行點,金平區東方街道依借鳳園小區研商會的聯動及梯長、樓長的紐帶,發動居民參與社區管理,為社區建設群策群議。鳳園小區不僅加強了樓道硬件配套,還引進物業管理公司規范管理、開展垃圾分類、鳳亭惠民活動等文明創建工作,社區面貌煥然一新,成為金平區文明樓道示范小區。 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使社區居民真真切切地感覺到創文帶來的實惠和改觀,大家贊不絕口。最近,根據市、區的相關要求,在東方街道、龍華社區居委會的努力下,鳳園小區還合理設置了汽車和二輪車輛停車位約400個,進一步提升停車秩序。 近年來,在汕頭創文“八大提質計劃”中,通過實施一批惠民工程,推進老舊小區升級改造,開展文明樓道創建活動等,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環境秩序在改善、服務管理在優化、生活質量在提升。創文讓汕頭這座海濱城市變得美麗、和諧、文明,變得更有品味、更有溫度、更有道德。